
乘新能源車東風板上連接器扶搖直上
時間:2021-10-12瀏覽次數:2324 作者:義信盈
一、車載銜接器高速增長,通訊銜接器維持穩定
1.汽車、通訊板上連接器空間寬廣,行業國產化率較低
近年來全球板上連接器市場呈現穩步增長趨向,中國為[敏感詞]市場。1)全球銜接器市場范圍從 2010 年的 479.39 億美圓增長至 2020 年的 627.27 億美圓,期間 CAGR 為 2.7%。由于需求反彈、訂 單數激增,估計 2021 年全球銜接器銷售額將到達 771.7 億美圓,同比增 長 23.0%。隨著下游終端市場的范圍增長與技術迭代更新,將推進將來連 接器市場范圍持續擴展,估計 2023 年全球銜接器市場范圍將超越 900 億 美圓。2)2019 年中國銜接器市場范圍達 227 億美圓,占領全球銜接器市 場 30%份額。隨同我國新能源汽車與 5G 基站產業蓬勃開展,我國銜接器 市場將堅持優于全球的增速。
汽車和通訊是板上連接器的兩大主要應用范疇。板上連接器是電子系統設備之間電 流或光信號等傳輸與交流的必備電子部件,依照傳輸介質不同可分為電連 接器、微波銜接器、光銜接器;依照應用范疇劃分,銜接器普遍應用于汽 車、通訊、計算機等消費電子、工業、交通等范疇,其中汽車和通訊占比 較高,分別達 24%和 22%。
全球銜接器行業集中度高且相對穩定,以歐美企業為主。1)依據統計,2019 年全球銜接器 CR10 超 60%,且近年來競爭格 局相對穩定。僅有一家中國大陸企業進入 TOP10。2)。
2.車載板上連接器:電動化+智能化+國產化驅動生長,定點企業先發優勢明顯
2019 年全球汽車銜接器的市場范圍達 152 億美圓、同減 5%,主要系汽車 銷量疲軟、全球汽車產量同減 5%。2019 年中國汽車銜接器的市場范圍達 30 億美圓,同減 20%,主要系補貼退坡致新能源車銷量降落。
汽車板上連接器包括低壓銜接器、高壓銜接器、高速銜接器。依據我們預算 2020 年中國汽車板上連接器市場中低壓銜接器市場范圍為 200 億元、高壓銜接 器市場范圍為 40 億元、高速銜接器市場范圍為 20 億元。
低壓板上連接器通常用于傳統燃油車的車燈、車窗升降電機等,工作電壓 普通低于 20V。
高壓銜接器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電池、PDU(高壓配 電盒)、OBC(車載充電機)、DC/DC、空調、PTC 加熱、直/交流充 電接口等。
高壓板上連接器銜接電動化,高速板上連接器銜接智能化。1)區別于傳統燃油車, 新能源汽車的中心部件在于電池、電機、電控的三電系統。2)隨著車聯網時期的開啟以及智能駕駛的提高,需求以更快速度采集并處置更多數據,這些技術會產生、發送、接納、存儲和處置海 量數據。
例如一個 LIDAR 模塊能夠提供盤繞汽車的高精度、高分辨率三維 和 360°成像數據。隨著自動駕駛等級由 L2、L3 向 L4、 L5晉級,獨立傳感器的數量將極大增長,由此產生的數據總量也更大。
估計 2021 年新能源車浸透率、自動輔助駕駛浸透率快速提升。1)特斯拉 是電動車&自動輔助駕駛的領軍者,2012 年特斯拉推出世界[敏感詞]電動轎車 Model S,搭載 L2 級別自動輔助駕駛系統,定價 5 萬美圓,但是由于定價 過高、產能限制、配套根底設備缺乏等緣由,此時的電動車必定是一款小 眾產品。2017 年特斯拉推出反動性產品——入門款電動車 Model 3,搭載 L2 級別自動輔助駕駛系統,定價 3.5 萬美圓,該產品的推出也助力特斯拉 市占率達 8%。爾后得益于上海工廠投產、范圍效應降本,截至 2021 年 8 月,Model 3 定價已降至 24 萬錢。2)隨同本錢降落、續航提升、基 礎設備完善,我們以為新能源車從政策導向轉向需求導向,隨同更多整車 廠推出新的新能源車型,估計新能源車浸透率將快速增長、有望高度擬合 智能手機浸透率 S 曲線。3)在特斯拉的“鯰魚效應”下,其他新能源車廠、 傳統車廠也勢必將快速跟進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及其相關搭載硬件。估計將來自動輔助駕駛浸透率曲線將高度擬合智 能手機浸透率 S 曲線。
估計 2025 年中國高壓板上連接器、高速板上連接器的市場范圍分別將到達 270 億 元和 120 億元,CAGR 超 45%。估計遠期中國高速銜接器、高壓銜接器 市場范圍達 900、450 億元。1)高壓板上連接器單車價值量在 3000 元,估計 2020、 2025 年新能源車浸透率為 5%、30%,估計高壓銜接器 2020 年市場為 41億元、2025 年市場為 270 億元、CAGR 為 46%。2) 估計 2020、2025 年單車高速連 接器價值量在 500 元、800 元,遠期到 1500 元,估計 2020、2025 年智能 駕駛浸透率在 15%、50%。估計高速板上連接器 2020 年市場為 19 億元、 2025 年市場為 120 億元、CAGR 為 45%,遠期市場達 450 億元。
汽車板上連接器業國外廠商占領搶先優勢位置,國產化率有待提升。2019 年全球汽車板上連接器廠商 TOP10 以美、 日企業為主。和國外板上連接器廠商相比國內板上連接器消費廠商起步較晚,開展起點相對較低,前期 技術儲藏缺乏,但隨著中國制造業的開展,以國內新能源造車新權力崛起 為契機,憑仗長期的研發投入構成了較強的工藝控制與本錢 控制才能,借力國產車廠,貼近客戶且快速響應,快速構成了范圍優勢, 在制形成本、產品質量上曾經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。
汽車板上連接器請求嚴苛,技術壁壘、客戶壁壘較高。
1)汽車板上連接器由于特殊的平安性請求,性能偏重點主要為高電壓、大電流、抗干擾等電氣性能; 并需求具備機械壽命長、抗振動沖擊等長期處于動態工作環境中的良好機 械性能;同時汽車所處環境條件惡劣,板上連接器還需具備耐高溫、耐濕、耐 鹽霧、耐腐蝕性氣體等環境性能。因車輛系觸及人身平安的代步工具,汽車板上連接器質量請求較為苛刻,相應供給商必需取得 IATF16949 質量體系認 證。
2)技術壁壘主要表現在設計端、模具、自動機設備。高壓板上連接器的核 心在于如何處理熱管理的溫升問題,以及高壓防護;高速板上連接器在設計端, 需求射頻傳輸理論和微波電子學作為理論根底。自動機組裝的良率、效率決議了企業本錢。
3)汽車行業供給商準入資歷審核較為嚴苛。從初步接觸到成為客戶的正式供給商體系,會閱歷接觸、技 術交流、商務體系、質量體系、技術體系等多方面的審核,請求供給商具備產品研發才能、過程管控才能、供貨保證才能、產品實驗檢測才能、零 部件消費保證才能和售后效勞才能,進入供給商體系的時間比擬長。同時 一旦進入客戶供給鏈體系,整車廠商常常不會隨便變卦產品采購渠道,雙方將堅持長期、穩定的協作關系,行業先發優勢明顯。
2.1 車載高壓板上連接器:電動化+國產化助行業高增,綁定大客戶先發優勢明顯
得益于新能源車浸透率提升,車載高壓板上連接器市場快速增長。1)2021 年 8 月中國新能源車產量為 31 萬臺、同增 192%,1~8 月中國新能源車產量 達 181 萬臺、同增 201%。國內新能源車蓬勃開展,帶動新能源車板上連接器 市場快速增長。2)依據國金汽車,得益于 10~20 萬元車型放量,新能源 車浸透率快速提升,估計 2021、2022 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 275、 495 萬輛,同增 121%、80%。3)我們預算新能源車高壓板上連接器、組件相 關產品單車價值量約為 3000 元,對應 2021、2020 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高 壓板上連接器市場范圍達 80、150 億元,同增 121%、80%。
預算目前國內車載高壓板上連接器的國產化率為 25%。
2.2 換電板上連接器:換電形式優勢突出,行業龍頭率先受益
換電形式優勢突出,政策端、整車廠、板上連接器企業共促開展。相較于充電 形式,換電形式便利性更高(換電 5 分鐘)、購車本錢更低、平安性更高 、充電本錢更 低(利于峰谷電價差降低充電本錢)。缺陷主要是電池設計規范不統一招致 不同車型電池難以通用、投資額較大、換電板上連接器難度較大。因而需求政 策端、整車廠、板上連接器企業共同助推行業開展。
政策端:鼓舞換電形式+統一電池規范,加快行業推行。2019 年來, 政府公布多條政策支持換電根底設備建立。2020 年 4 月 23 日,財政 部等四部委結合發布《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行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 通知》公布,規則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 30 萬元以下(含 30 萬元),為鼓舞“換電”新型商業形式開展,加快新能源汽車推行, “換電形式”車輛不受此規則限制。2021 年 4 月我國[敏感詞]換電范疇通 用規范《電動汽車換電平安請求》公布,規則了可換電電動汽車所持 有的平安請求、實驗辦法和檢驗規劃,規范將于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 開端施行。2021 年 5 月,國度發改委、國度能源局發布《關于進一步 提升充換電根底設備效勞保證才能的施行意見(征求意見稿)》,其中 提出將加快換電形式推行應用。
整車廠:積極推出換電新能源車、加速規劃換電站。1)估計將來換電車型浸透率快速提升。依據各家規劃,估計 2025 年換電站數量超 1 萬 座。
板上連接器企業:難度較大,壽命請求、浮動補償才能請求高,先發廠商 優勢顯著。1)整車改換電池頻率乘用車普通在 1-15 次/周,商用車 7- 70 次/周,換電板上連接器壽命普通請求 3000-10000 次及較低維護本錢。 2)換電板上連接器是電池包獨一的電接口,需求同時提供高壓、低壓、通 信及接地的混裝銜接。在快速換電過程中,因電池與整車端銜接插合 過程中普通會存在配合誤差,換電板上連接器的浮動補償設計系技術攻關 難點,請求換電板上連接器需求具有浮動補償才能,在一定容差范圍之內 依然可以較好完成高壓、低壓、通訊及接地的混裝銜接。3)換電板上連接器的中心技術表現在壽命、浮動補償才能等技術指標,需經過屢次技 術迭代研發、過程需求與客戶親密配合,因而在當下換電形式興起的 窗口期,提早規劃的廠商將取得顯著先發優勢。
估計 2022 年換電板上連接器市場范圍達 10 億元,公司深度綁定蔚來,龍頭地 位穩定,估計將來深度受益換電形式浸透率提升。1)乘用車:估計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 495 萬臺,假定換電形式浸透率為 10%,換電銜接 器單車價值量為 1000 元,對應市場范圍達 5 億元。2)商用車:2020 年 我國重卡銷量為 162 萬輛,電動重卡銷量僅為 2308 萬輛,換電板上連接器單 車價值量為 1 萬元,假定 2022 年電動換電重卡為 5 萬輛,單車價值量為 1 萬元,對應市場范圍為 5 億元。3)將來隨同更多換電新車型放量,電板上連接器訂 單會更多。
3.通訊銜接器:國內 5G 板對板射頻銜接器龍頭,海外客戶放量保收入穩定
公司通訊產品主要為通訊基站銜接器。2020 年公司通訊銜接器產品營收為 2.7 億元、收入占比為 44%,公司毛利為 0.9 億元、毛利占比為 50%。公 司通訊銜接器主要產品主要為 5G 板對板射頻銜接器(應用于 5G 基站 AUU)、10Gbps 板對板高速銜接器(應用于 5G 基站 BBU),2020 年公司5G 產品為 2.1 億元、占比 78%。
通訊銜接器下游應用主要包括數據中心、通訊基站、終端產品(手機等通 信設備)。2019 年全球通訊銜接器的市場范圍達 143 億美圓,得益于數據 中心、通訊基站建立,估計 2025 年達 215 億美圓,2019-2025 年 CAGR 為 7%。2019 年中國通訊銜接器市場范圍達 63 億美圓,估計到 2025 年達 95 億美圓,2019-2025 年 CAGR 為 7%。
通訊銜接器行業國外廠商占領搶先優勢位置,數據中心、通訊基站國產化 率有待提升。依據統計,全球通訊銜接器市場集中度 較高、美系企業為 36%, 國內企業。
中國領銜 5G 基站建立,5G 建立[敏感詞]期已過,2021 年招標呈現明顯“量 增價減”。1)在無線基站側,由于 5G MASSIVE MIMO 技術的呈現,射頻銜接器需求占比擬高。5G 傳輸速度較 4G 高 100 倍左右,其對銜接系統的傳輸速度和通道功用請求大幅增加,4G 單一基站根本是 4-8 通道傳輸, 而 5G 基站根本為 32-64 通道傳輸,對銜接器需求數量呈幾何級增加。2) 截至 2021 年 6月,我國已建成 5G 基站 96 萬個,占全球 5G 基站總數的 70%,中國引領全球 5G 基站建立。3)2021年工信部規劃全年新建 5G 基站超60 萬個,由于上半年運營商未展開 5G 基站招標項目,招致上半年 5G 基站建立進度較去年同期放緩,上半年中國新建 19 萬座 5G 基站,去 年同期新建 25.7 萬,同減 26%。
2021 年 7 月四大運營商展開第三期 5G 招標,合計招標 72.2萬站、投資額達 585 億元,相較于 2020 年第二期 5G 招標(招標 48 萬站、投資額達 700 億元),5G 建立[敏感詞]期已過,呈現 明顯量增價減,投資額同減 16%。
板對板射頻板上連接器:1)公司于 2015 年開端 5G 板對板射頻板上連接器預 研、目前已開展至第 3 代產品,在浮動容差功用、傳輸性能、產品成 本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優勢。
板對板高速板上連接器:公司于 2016 年設計了[敏感詞]款 10Gbps 高速板上連接器,目前在研 25Gbps 和 56Gbps 產品。目前國際龍頭企業傳輸 速度達 112Gbps,國內企業可以完成 25Gbps 傳輸速度產品的批量供 貨,公司產品從傳輸速度上與競爭對手相比不占優勢,但在無線基站 小型化的革新中,產品低板間距系公司的優勢,估計將來公司板對板 高速銜接器有望隨同小基站建立快速放量。
二、風險提示
行業競爭加劇:板上連接器為充沛競爭行業,雖然車載行業客戶認證壁壘較高, 但若遠期格局惡化,或對公司遠期收入、盈利才能形成負面沖擊。
原資料價錢動搖:今年銅材、塑料等原資料價錢較去年上漲明顯,若原材 料價錢持續居于高位,或對公司盈利才能形成負面沖擊。
技術迭代風險:下游應用范疇更新晉級速度較快,帶動公司產品持續技術 迭代需求,若有新技術呈現,將對公司的市場位置形成影響。
限售股解禁風險:2022 年 1 月 24 日公司解禁 98 萬股,占解禁前流通股 的 4.5%。